你的位置:天狮注册 > 业务范围 >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

发布日期:2024-07-22 01:18    点击次数:101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

山爷/文

近些年流行国学热。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

传统文化,它纷繁复杂,有正道真理,也有糟粕谬论,须对其整体把握、深入研究,才能期待去芜存菁、运用自致,以期收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明晰,拨开“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迷茫。

传统文化,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处世哲学。它教导我们要尊重生命,顺应民心;要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要心怀天下,履践致远;要锲而不舍,志向高远;要老老幼幼,和而不同;要辩证思维,格物致知;要知行合一,思变求新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处当代社会仍然需要坚守的价值诉求。

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语言和形式,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传统文化,是科学的走廊,智慧的结晶,以民族特有的方法和技巧,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是博大精深的思想府库,是滋养民众的精神家园。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记忆,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它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是民族提振精神的魂,在这个多种文化交流、沟通、碰撞、冲突的时代,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传统文化大花园,传承其独特神韵,汲取其旺盛活性,吸纳其思想精髓,感受其恒久魅力。

一、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主张之大成,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本思想。他认为,百姓最重要,国家次之,国君最次之。民贵君轻,理直气壮地倡明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人民应当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绝对话语权。孟子战国时就能提出如此深刻的见解,具有化时代意义。

孟子的民本思想,并不孤立,在中华思想史上早已闪耀着光辉。

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即便是圣人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想法,他们以百姓的意志为转移。老子告诫统治者,一切决议,均应源自民意。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篇》。人总是要死的,如果人民缺乏信任,国家政权就立不住。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旷也”《孟子·离娄上》“走旷”,即在旷野上奔跑。百姓对仁政的向往,就像水往下流、野兽喜欢在旷野上奔跑一样。

“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吕氏春秋·顺民》。能够在失去民众拥护情况下而建立功名的人,这在以前从未出现过。强调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史记·赵世家》。治理国家有原则和方略,即以有利于人民为根本。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苏轼《荔枝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不饥不寒,这就是上天垂示最大的祥瑞。

“君必自附其民,而后民附之;君必自离其民,而后民离之。”明代庄元臣《叔苴子》。身为君王一定是先亲近百姓,百姓才能够归附于他;君王一定是先背叛人民,人民才会背叛他。

与民本思想一以贯之,孟子认为,君子立于天地之间,纵横捭阖,应明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治国至理,施仁政者得民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

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对于建立良好的民政关系,营造健康的人文精神氛围以及坚守民本意识,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

“修齐治平”出自《礼记·大学》,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是有抱负、有追求的读书人终生孜孜以求的家国情怀,即提高自身修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安抚好天下百姓苍生。

《了凡四训》说“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在国人的精神谱系中,家国情怀是对家和国的爱的执念,是潜移默化而凝集的精神支柱。家为国基础,国乃家延伸,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密不可分,浑然一体。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的孝老爱亲、兴家乐业的责任走向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情感血液,滋润着国人的精神世界。

从“修齐治平”的人文理想,到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任担当,再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诚执着,那种与国家、百姓休戚与共、祸福同担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责任都一脉相承,令人感佩。孟子的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岳飞的“精忠报国”,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都是一副副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三、和而不同的相处之道

《论语·子路》有一著名命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究和而不同,允许不同观点,不主张试图按照一己意愿强制改变别人的选择。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达求共识共情;即使思想暂时难以统一也不应伤了和气,可以交给时间来检验证明对错,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包容独立见解,彰显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孔子还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团结但不勾结,小人勾结但不能团结。君子相处之道,值得今人效仿,在处理个人之间、学术流派之间、价值体系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或纠纷冲突关系上应予大力倡导。

宋代大儒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有个著名的矛盾观:“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意思说,凡现象都有对立两面,它们的运动方向必然相反,相反就相仇,相仇就斗争,斗争必然归于调和,不但不能让矛盾冲突扩大,而且还要协调一致,共同做好工作。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当代学者钱锺书在《谈艺录》有云:“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是说东西南北乃至全世界的心理,都有它的一致性和共同性。中西的文化,原理和方法并不是完全断裂的。应该明白:“不同”是“和”的条件。容许不同,才能走向和谐。如果一切都相同,这个世界就索然无味、令人窒息了。人人喜欢真善美,个个厌恶假恶丑;追求公平正义,唾弃徇情枉法。人类的情感指归与理想期待是共通的,只是由于意向与行为的交错,造成了如此这般的矛盾。要透过生活的矛盾交错的困扰,看到心理期许的一致性轨则,看到不同背后的相同。

“和而不同”意味着推己及人,接纳异见;意味着求同存异,精诚合作;意味着海纳百川,包容万物。

诸君不妨揣摩一下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十六字箴言,许能有所启发。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四、心怀天下的宏大格局

“格局”是人内在素质和品质的综合体现,它决定了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它影响了人生观和价值观。格局大,就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就。“宏大格局”,即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心怀天下,海纳百川,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有大格局,方能有大气象、大意境、大趣味;方能虚心谦下,容人容物,有包容并蓄之心,吞吐天地之志;方能追贤圣、建伟业、立奇功、成气候;方能做真君子、伟丈夫、好人物。

自古心怀天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怀念苍生,临富贵不乱,历寂寞不愁的圣贤士绅前赴后继,日出不穷,高士气质,文人风骨,格局宏大,堪为表率。

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李斯:“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曹操:“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朝事实类苑》:“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

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陈谵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五、履践致远的高远志向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语见《论语·卫灵公》,指年轻人志向高远,脚踏实地、不懈努力,最终实现理想和目标。

立志的格言、警句、诗篇充溢经史子集,不胜枚举,篇篇锦绣、字字珠玑。

如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蒲松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清《格言联璧》:“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等。

大凡志向高远而坚定前行者,不惧艰难困苦,愈挫愈勇。志向是前进奋斗的大方向,是目标、是动力,是潜能。

六、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学习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集聚智慧的重要方式,是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学习,诗书传家、文明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

披阅典籍,好书劝学的名言佳句浩如繁星、恒河沙数。

如: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荀子劝:“学不可以已。 ”

《中庸》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刘向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李白说:“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杜甫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颜真卿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苏轼誓言:“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陆游告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黄庭坚慨叹:“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翁森吟道:“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那些功垂青史,名标竹帛的感人故事更是汗牛充栋,车载斗量,既鼓舞着中华儿女刻苦读书的斗志,也成为世界文化长廊里的经典。

七、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

“知行合一”是传统思想的精华和基本命题,最早见于金履祥所著《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先知先觉的圣贤,知而能行,思想与行为一致,是后知后觉之人效法的榜样,后由明代王阳明发扬光大,成为较完备的哲学体系。所谓“知”指道德观念、思想意念和事物之理,“行”指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知行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它成为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哲学观点,强调了理论适用、学思结合,强调了道德践履与个体修养的过程一致性,也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相契合,提示人们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运动,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的境界和水平。

八、厚德载物的君子之道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自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有道德的人,为人处世,应当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载育万物,心胸开阔,立志高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厚德指做人要增加内涵,即“内圣”,载物指做事要贡献社会,即“外王”,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内圣外王,内备圣人之至德,表本质,外施王者之政,表功能,是儒家的圣贤之道,成为中国哲学的核心所在。

九、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孟子《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以性善论为依据,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坚定主张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多少英雄豪杰、任侠义士,为了正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慷慨赴死,在重大问题、重要关口上表现出中华优秀儿女的魄力、气度和精神状态。

以下这些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彪炳千秋的铮铮誓言至今仍激励着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老子《道德经》:“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徐锡麟《出塞》“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谭嗣同《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精神和思想被推举到天花板的地位,远超生命,笃信为正义献身的价值,他们心中,死是一种归宿,一种涅槃,大义于心,视死如归,死得其所,死得永生。

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大意是处于安乐环境,要时刻考虑可能存在的危险和灾难,既要如履薄冰、警钟长鸣,更须成竹在胸、避免祸患。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一种生存智慧,是促进社会安定、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动力。它承载饱经忧患,永无言败的深厚的民族精神;它强调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因果逻辑;它认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它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责任;它注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必然联系;它告诫“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它警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备预不虞,为国常道”以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它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宝贵经验,警世良言,掷地有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放眼古今中外,王朝、国家、家族的存亡兴衰史鲜明地验证了这一普世道理。

十一、福祸倚伏的辩证智慧

辩证智慧是从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产生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其智慧之光犹如浩瀚星空,映照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涵盖普遍联系、运动发展,量变质变,物极必反、矛盾转化等哲理。如阴阳相吸、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刚柔相济。再如男与女、雄与雌、天与地、昼与夜、夏与冬、南与北、左与右、正与负、合与分、进与退、动与静、盛与衰、生与死、福与祸、乐与悲、冷与暖、大与小、高与低、黑与白、舍与得等。

又如否极泰来、苦尽甘来、物极必反、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等都是古人辩证思想的智慧体现。

福祸倚伏思想普遍光耀于各种典籍中,熠熠生辉。

如《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淮南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夫物盛而衰,乐极生悲 ;日中而移,月盈而亏”。

《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论衡·自纪》:“何以为辩,喻深以浅;何以为智,喻难以易”。

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韩愈《原毁》:“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了凡四训》:“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一番番妙语高论,充满辩证智慧,发人深思。

古人辩证思想蕴藏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指导实践。我们要善于运用古人的哲理启示,坚持辨证、全面地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十二、思变求新的创新思维

一部中华史就是一部思变求新的历史。梁启超认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法律,是规范天下人行为的公用的制度;变革,是社会发展前进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和规律,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变革。

巜易经·系辞下》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发展到极点,就是“穷尽”。事情走到尽头,就要“变革”。变了就通“通畅”了。通了就“长久”。因此,长久是因为变通,变通是因为穷尽。

如商汤时期的《盘铭》上刻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思变求新,日新日进。

《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孙子兵法》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揭示了用兵作战没有定势,正如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流向一样,事物不断变化发展,需要依势因时而变,学会创新的深邃道理。

赵翼《论诗五首》“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运动发展中,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永无绝期。

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顽强推陈出新,经历了继承和发展,学习和丰富,需求和超越等一个又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接力运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它蕴含的思想精髓,对于汲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丰富当代中国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